徐光惠 我不知是在夢里,還是已然醒著。 一輪圓月高掛夜空,星星眨著眼睛,月光透過核桃樹灑滿小院,我依偎在奶奶身旁,望著月亮數星星…… 我的故鄉在重慶一個叫“累豐”的小山村,有綿延的山嶺和一望無際的田野,還有蜿蜒流淌的瀨溪河。村東邊有一片荷塘,月光傾瀉而下,荷塘像蒙上一層薄紗,亭亭于枝頭的荷花灼灼怒放,荷葉上的水珠晶瑩剔透,一陣風過,水珠滾動滑落到荷塘里。 “呱、呱呱。”荷塘傳來陣陣蛙聲。孩子們借著月光來到荷塘看荷花、逮青蛙。“快來,這里有一只。”有人喊。等我們跑過去,青蛙突然“咕咚”跳進水里不見了蹤影。 月光皎潔如水,人們聚集村子曬壩,熱鬧得很。大人擺談著莊稼長勢,張家長李家短,排遣一天的疲乏。孩子則不知疲倦瘋跑瘋玩,丟沙包、捉迷藏。我躲在草垛后面,月光無情地出賣了我,常常被第一個找到。 “月亮走,我也走,我是月亮的好朋友。”我們在月光下邊走邊唱,像一群快樂小鳥,我們實在想不明白,為什么月亮總跟著我們走呢?我們走哪,月亮就跟哪,我們快,月亮也走得快;我們停下,月亮也停下。 有月亮的夜晚,村子里很少照燈。月光照在故鄉的山岡、田野、村舍、瀨溪河,曬滿村莊每個角落。小腳的奶奶在院里種了花草,花香漫溢,門前那棵高大的核桃樹已經有些年頭,高大繁茂。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歇涼,躲在墻角的小蟲也想掬一捧月光,偷偷探出頭來淺吟低唱。月亮慢慢升起掛在核桃樹梢,清幽的月光斑駁地灑落我們一身。母親端來涼水,爸爸抽著煙,奶奶搖著蒲扇給我們講故事,月亮里住著嫦娥和吳剛,還有可愛的小白兔。我邊聽邊數星星,數著數著倦意襲來,一頭歪在奶奶腿上睡著了。 八月十五月兒圓,中秋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,整個村莊如同白晝如詩如畫。遠行的游子回到了故鄉與親人共度中秋,家家戶戶沉浸在歡樂中,賞月、吃月餅,歡聲笑語灑滿院落。那晚,故鄉的月光清澈而溫暖。 18歲那年,我離開故鄉的前一晚,一鉤新月掛在天邊,父親為我整理行裝,母親低聲叮囑我。夜里,淡淡月光透過窗欞飄到我床前,與我說著悄悄話,似乎也在為我送行。月光氤氳,若隱若現,雖不是很明亮卻足以照亮前方的長路。 城市的夜霓虹閃爍,林立的高樓擋住了視線,我看不到月亮和星星,月光被擠在逼仄的角落,黯然失色,如同我悵然的心。我時常爬到樓頂,去尋找星星和月亮,凝望夜空,想念遙遠的故鄉和親人。可我望著城里的月亮,卻想著故鄉的月亮,城里的月亮怎么也不及故鄉的月亮那般清澈和溫暖。 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。故鄉的月繾綣在我的童年時光,流淌在我的血液里,又如一根絲線,牽引著遠方游子回家的方向。 又到中秋,故鄉的月亮又圓了么?或許,在這個秋夜,我會夢回故鄉,與核桃樹上的月亮重逢,披一身月光,一家人在院子里賞月、吃月餅。 想著念著,淚已盈眶。一輪圓月,自內心深處悄然升起,澄澈明亮,溫暖如初。 |